廣告區

活動花絮

更新時間:2011/12/13
台東最早出現的鐵路是台東至關山的一段,是台東製糖會社為運糖而築,車種是俗稱的「五分仔車」的貨車廂,在日大正11年(西元1922年)被台灣鐵道部收購,3年後,花東線窄軌鐵路通車,民國53年台東舊站由木造改建為水泥建築站體;80年12月,因為隧道工程艱鉅,耗時10年的南迴鐵路終於通車;當初意外挖出卑南文化遺址的卑南站也改稱台東新站,不過台東人還是習慣把台東舊站當成台東的終點站。直到民國90年,因市區腹地太小,鐵路阻礙市區發展,台東舊站才正式廢站,不再具備交通運輸功能,從此走入了歷史。
後因文建會推廣鐵路藝術計畫,鼓勵閒置空間再利用,台東縣政府於是在此成立了台東鐵道藝術村,讓台東舊站搖身一變成為歷史建築、藝術、旅遊休閒的多元文化空間。目前全國共有5個鐵道藝術網路,不過把整個站區完整保存下來的,只有台東鐵道藝術村;無論是不是鐵道迷,都可以欣賞原味重現的舊站大廳和第一月台,周圍更是個不折不扣的藏寶地。
各式各樣的號誌閘柄、木造守車、臂木式號誌機、止衝檔、三角形迴車線、圓形轉車台、貨運月台等當中,有著一列東部幹線獨有的「光華號」車廂,上頭沒有冷氣,但車廂天花板上裝設了一排可以旋轉的電風扇,窗戶是上下開闔式的。藝術村內還保有防空洞、供水塔、機關庫與黑倉庫,而經過外型改造彩繪的253、261倉庫和275貨運倉庫,則成了駐站藝術家或藝術團體群聚、整合與交流的所在;透過創作空間、藝文教室、成果展示與經驗分享,藝術能量已然在此聚集與發聲;台東縣政府設在車站大廳的旅客服務中心詢問;每年十一月舉辦的台東鐵道藝術節,也漸漸結合了鐵道文化及人文藝術。

廣告區

返回頁首